Monday, May 16, 2005

全球禱告日Global Day of Prayer

昨天是教會節期中的「聖靈降臨節」,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禱告聚集「全球禱告日」的日子;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超過兩億人的基督徒都在這一天開口讚美、為國家守望代求,求主的國度降臨,聖靈帶來復興。

下午 3:00~6:00 我也參加了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上的台北禱告會,儘管頭一個小時大雨不斷,不過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基督徒不斷聚集,我看到今天的中國時報上寫道,至少有兩萬人參加。當然,人數的多寡不應該是我們最看重的,身為一個基督徒,我最關心的是屬靈空氣的改變、上帝的心意被成全、上帝的榮耀被彰顯。

我認為昨天在台北的全球禱告會有幾個重要的屬靈意義;首先是凱達格蘭大道這個地點,由於過去在這個地方的聚集可以說都是抗爭、衝突和對立,而基督徒這樣單純目的、為國家禱告的聚集,代表一種象徵性的意義,是那些政治抗爭或族群對立的遊行活動所沒有的。當基督徒願意拿起我們特殊的權柄,舉起手來禱告時,表示我們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靠人自己的方式行不通,願意將主權交給掌權的上帝,謙卑地尋求上帝在這個國家這塊土地上施行祂的作為。

這個禱告會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尋求「合一」和「和好」,也有一些築壇獻祭的象徵式行動,姑且不論這個築壇儀式是否流於形式,不過我更願意看重它的立意;教會、族群之間的合一、聯結與和好是許多人共同的異象和看見,而一顆「願意的心」是和好的第一步,接著還必須帶出「實際行動」的作為,我們才能看見真正的合一,真正的和好。所以不是禱告會上憑著信心熱切禱告,一陣熱鬧之後就會有和好,而是我們都看懂在這個儀式背後的屬靈意義,然後去真正落實在我們個人的生活裡、去行在我們的行為上,因為「信心若沒有行為便是死的」。

此外,「全球禱告日」的異象是要祝福列國,叫神的榮耀彰顯,叫人悔改認罪,求神醫治這地;南非基督徒商人包華弟兄(Graham Power)在 2000 年從主領受這個清楚的異象與指示,並於 2001 年起由開普敦、南非全國、南非洲多個國家,再到整個非洲同時舉行。那麼,參加的基督徒是否領受並認同這個異象呢,還是只因為別人來參加所以我也要去?或是認為眾人聚集的禱告上帝才垂聽、才成就?若是這麼想的話恐怕是抱著不對的心態來參加這個禱告會了。的確,誠如包華弟兄在香港所言:「教會最大的挑戰是合一」,如果許多教會、許多基督徒還停留在觀望、懷疑、甚至批判的立場,合一與復興恐怕不容易呢。我寧願我是個願意參與禱告,謙卑尋求主的心意,並且中肯地提出洞見與建議的人。你是否也願意呢?我們一起來禱告吧!

延伸閱讀關於全球禱告日、國度復興的文章:
大衛會幕禱告中心 HOSANNA TOD:「全球禱告日 - 追求合一同心禱告
吳獻章牧師:「論復興
康來昌牧師:「復興與正常基督徒生活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一定要跟你說
你今天在家族版上的這篇發言
真的太讚啦~~
我好感動喔

Rogger
我相信你將來是要做大事的
為 神發光發光
+++亮晶晶+++亮晶晶+++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