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王者天下》的人很有可能會拿它來和許多同類型的電影比較,也可能對它的劇情鋪陳、人物刻劃有各種批判和不滿,不過羅傑電影院大概不太會寫這些「影評」角度的文章,以後寫別的電影時也不大可能有。我比較喜歡這麼想:從電影中我可以學習到什麼?我又反思了什麼?導演背後想傳達的觀念或價值觀又是什麼?這部電影和我又會產生什麼連結、關聯等等。你也願意與我用謙卑的心態來向每部電影學習嗎?
電影中男主角貝里昂做了一個關鍵性的決定,使得耶路撒冷王的王位繼任者易主,由貝里昂自己可以垂手而得,變成了主戰派的蓋路西安,從而導致了電影後段回教大軍與十字軍的大戰,最後回教徒更奪回了耶路撒冷城。原因只是因為貝里昂不願繼續與西碧拉公主維持婚外情的關係,儘管在早前貝里昂曾在公主略帶誘惑之下,對公主產生感情,並與她發生了肉體關係。
這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決定。因為一邊是自己後半生的榮華與權勢,更加上一旦開戰後,滿城人民百姓的生命財產,而另一邊則是個人內在的道德與良心。我知道貝里昂此時做出的是極正確的決定,但我們自己有多少次在這種兩難的決定情況下,是向世界、向自己肉體的慾望妥協的呢?我們是不是也會因為世界的顧慮,而把上帝的誡命放在一邊呢?
貝里昂不但做了正確的決定,他還為了做這個決定所需付出的代價,來盡自己的能力負責。他知道他的這個決定會讓耶路撒冷全城陷入戰火蹂躪,甚至可能遭回教徒屠城,但是他沒有選擇逃避;他大可像那位原來的耶路撒冷大軍元帥提貝里爾斯一樣,在撒拉丁率領的回教徒大軍到來之前,躲避離開去別的城市,但是貝里昂選擇了留下來面對,他率領耶路撒冷城的軍民力抗回教大軍,並且成功地逼使撒拉丁與其和談,讓基督教徒能全部安全離開,退往基督教國家的領土。
貝里昂這種「選擇真理,勇於負責」的精神,在今天這個時代特別可貴。這個時代其實真的不需要一個「完美」的人的榜樣,事實上也的確沒有這種人存在;我們需要的是更多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良心、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又願意負起責任的人,我們需要的是願意承認自己在家庭裡、在職場裡、在社區社會的責任上,的確抱著太多的自私,而願意悔改並且站起來回應、承擔那個責任的人。你是那個人嗎?我們一起來做現代的貝里昂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3 comments:
"選擇真理"
多少人選擇真理呢?
知道真理有幾多?
今聽到有關饒恕的信息
「饒恕不是一個感覺,乃是一個"選擇"」
定意選擇饒恕 定意選擇得神的真理
定意選擇......
自由意志 是天父給我們最好的一項恩典
而如今倒是有許多人濫用了....
期盼每個人都能"選擇"真理
*昨日跟未信主的死黨有了選擇真理的爭執,他們選擇"不信",令我十分憂傷,故抒發之…
你說到一個關鍵,「選擇」這個舉動與我們的自由意志有關。在很簡單的情況下,我們也許能輕易選擇對的事情、選擇真理;但是很多時候有世界的誘惑、有世界的壓力,甚至還有關眾人的利益與生死存亡,正如同男主角貝里昂面臨的一般....
我們在面對那些不願意選擇真理、不敢選擇真理、甚至不懂真理的朋友時,我想只能求主給我們智慧講明真理,也求主給他們信心,來倚靠、相信那真理的源頭,我們的主耶穌。
我也聽過饒恕是出於選擇,我不否認,但我自己的經歷是我深感神對我無止盡的愛包括對我所有過錯的完全寬容,才使我生出那份原諒虧欠我的人的愛,所以我也較贊成Roger的觀點,若你真較懂真理更應用愛心和耐心為未追求主者求來自神的信心和智慧! Ingrid
Post a Comment